2013年4月30日 星期二

[0427-吾聞] 姚尚德老師的默劇工作坊


此次的內部工作坊請到創辦野孩子劇場的默劇表演者姚尚德老師,老師曾經在法國學習默劇,著重於肢體所呈現的抽想美感。單人劇場的作品孩子,使他於2011年參與雲門流浪者計畫,在中國街頭做即興的「默劇巡演」,2012年「台灣小角落」則是透過環島,進入偏鄉地區回饋他所學並與觀眾直接互動中,深入理解台灣的土地與人。




有趣的暖身
當默劇摒除聲音的干擾,表演的張力回歸到動作與表情傳遞的訊息,如此純粹的表演形式卻也考驗默劇家去蕪存菁、掌握節奏的能力。老師給我們的第一個任務是憑空建構出家具,過去,我們熟悉的舞台擺放著道具,因此可以確切、安心地與道具及空間位置互動,但在沒有實體物件的默劇世界,我們必須清楚地想像家具放在哪裡、長什麼樣子,每個動作要乾淨俐落,各個環節也得確實地連結,練習時,常會出現明明用手開了上層冰箱,卻用腳關了下層冰箱,或者忘了杯子放在哪裡,而又憑空抓了另一個杯子,種種的粗心及拖泥帶水的動作都會造成觀眾的誤解,因為默劇抽離人以多重知覺接收訊息的習慣以及人對實體存有的依賴、刻板印象,僅仰賴默劇家的肢體,來建構出一個同時對表演者及觀眾開放的想像世界,單純地「心領神會」。

老師接著以繪本為媒介,帶領我們默劇的實作,三本繪本包括李歐李奧尼的田鼠阿佛、莫里士桑塔克的野獸國、大衛卡利的我等待,繪本與默劇很相像,簡短的文字敘述,使讀者更專注於畫面。老師提醒我們在帶領國中生做此活動時,應讓他們分組閱讀,當他們共同翻閱一本書時即是培養默契的開端,可能會有個人把文字念出來,也或者大家默默地一起觀看,無形中調整彼此的閱讀速度,是非常重要的暖身活動。

閱讀繪本,掌握團隊的呼吸

我等待的第一個頁是一個小孩奮力地拉著一條繩子,大家看到的第一個反應都是這條繩子很粗很沈重,但老師的眼中,這卻可能是條細線,輕快地拉著線,卻忽然感受到線的韌性與拉力,甚至得將其纏繞著身體,用全身力氣與之拔河,線的起點、長度、粗度、彈性都是表演者可以玩出花樣的地方,而對比性(如細線與沈重的拉力)、逗趣的小插曲都是可以為表演畫龍點睛。

野獸國的畫面、劇情相對繁雜,因此得審慎挑選何者是最適合呈現的,書中頑皮的小男孩穿著怪獸裝,在沒有服裝造型之下,我們也得挑戰如何表現出主角的性格,像是穿上衣服得意洋洋的神情、玩弄怪獸裝的耳朵與尾巴,跟物件的互動,如在棉被上打滾、和小狗玩耍,可以更細緻地表達出物件的細節、質感。

繪本展演

老師和學員討論呈現和默劇發揮


繪本帶領默劇的形式類似於吾讀有偶發展的體演文學,繪本畫面與畫面間省略了許多的過程和細節,體演文學裡的詩篇或劇本也都是沒有完整劇情,這些空白都必須由參與者想像、填補,但默劇更需要對細節細緻地觀察與安排,才能準確地讓觀眾接收到表演的關鍵概念。
        
       或許吾讀有偶可以考慮未來給國中生的工作坊中,可以先以繪本與默劇嘗試,讓他們熟悉如何運用自己的肢體後,再以詩篇、劇本、小說等做體演文學的操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